趨勢一
傳統信息化建設追求系統的獨立性,孤立地以單個業務部門或服務對象為主體,硬件基礎設施、軟件、數據庫、信息系統等相分離,獨立支撐相應的業務系統,這種現象將在未來一年中大大改觀;
隨著頂層設計理念的普及與深入,各高校的建設模式朝著“一體化戰略”轉變。以信息化“一站式”服務為目標、以用戶服務為核心,融合軟件、硬件、服務為一體,面向用戶提供簡單易用、明確統一的服務入口。
趨勢二
主流業務的大數據需求日益旺盛--由“綜合管理信息化”向“教學和科研信息化”轉變在教學信息化方面:許多具備良好IT應用技能的教師對信息化需求旺盛、使用IT手段輔助教學得心應手,隨著MOOC在高校的發展與應用,利用MOOC平臺上的數據分析和評估教學效果,將呈現越來越來多的需求;
在科研信息化領域云技術得到高度重視,利用云計算和分布式技術開展科研信息化,強化協同工作和知識管理,統一資源,提升計算和存儲效率,降低了科研工作的門檻;數據密集型科學的全新科研范式日趨明顯,通過科研大數據分析獲取的科學發現和成果,將不斷增加,從而刺激各科研單位更加重視大數據的應用與分析。
趨勢三
服務手段因新技術產生而有突破--由“業務流程信息化”向“服務信息化”轉變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服務意識的提升,許多高校正通過信息化“一站式”服務模式整合業務過程,根據師生角色生命周期涉及的服務項目,建立公共服務平臺,集聚服務資源,推廣移動應用,完善服務體系,推動服務信息化建設;
在智慧校園概念的指導下,物聯網、無線定位等新型設施和服務被引進,擴展了服務信息化的范疇,成為教育信息化新的發展趨勢;大數據的可視化需求逐漸上升,應用將越來越普遍。